已经延烧近2年时间的柴油门事件,后续带来的影响其实相当广,而近日根据路透社的报道,德国政府很可能要求各大车厂,除了针对柴油车款的软体进行更新之外,也要进行硬体的提升,也就是引擎、进排气系统等都需要进行升级,以符合相关之环保规范。虽然根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政府相关部会并未有正面回应,也就是说详细内容尚未出炉,但此举对于柴油动力科技的未来发展而言,更增添一定的困难度。

车企

虽然在2017年8月初进行的柴油们高峰会议中,政府与各大车厂达成协议,内容主要是各车厂将针对麾下柴油车款进行软体更新,以及其他相关基金、测试更趋严谨等,近日则传出很可能也会要求在硬体上的革新,包含了引擎与排气系统的更新。

从大众集团爆发柴油引擎排放造假事件以来,在日益严峻的环保法规规范之下,柴油车款是否能通过法规规范,或者应该说,柴油动力科技是否能跟上国际环保法规规范,一直是车坛讨论的一大话题,虽然距离事件爆发已经有好些时日,但后续的影响仍持续扩大中,包含许多市场上柴油车款销售表现不佳、大众集团在美国需要付上高额罚锾,更严重的,是全球各大汽车集团,陆续都陷入了相关风波之中。

车企

虽然在8月初已经达成相关协议,但事实上德国境内仍有许多地区,将会严格禁止柴油车款的存在,对于车厂来说无疑是一大考验与打击。

由于汽车工业是德国一大关键产业,为了避免事态过于严重,德国政府在8月份时,与汽车集团进行了柴油车的高峰会议,经过商讨后达成协议,暂时不对柴油车下达禁令,但同步要求需要进行软硬体更新,并在测试上更为严格把关,并施以相关基金与补贴措施,以期许达成降低污染、以及挽救柴油车款声誉的目标。

不过,最新消息指出,德国政府方面在态度上将会有所改变,除了软体进行更新之外,很可能也希望在柴油引擎、排气系统等硬体方面也要求革新,如果该项新协议内容成真,那对于车厂来说,成本与原本仅需要进行软体更新,将会有着钜额的差异;根据路透社报道指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在于环保团体抗议,表示事件爆发至今已届两年时间,如今仅要求进行软体更新不仅太迟,也无法跟上环保法规的进程,环保团体最终还是希望禁止不符合环保法规车辆的存在。

当然,毕竟环保以及政经之间的牵连与鸠葛,可以说是相当复杂与繁琐,事情的变化更每每与朝局更动有所牵连,虽然不确定最终德国政府会否敦促此一协议形成,但对各大汽车品牌而言,柴油车款的存续似乎已经来到一个重要路口,且很可能也会逐步加速新能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