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副部长辛国斌、总工程师张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谈及新能源汽车积分制及智能网联等关键问题。


工信部将建积分交易平台

新能源汽车积分制度实施以来倍受关注。分析称新能源汽车的企业生产资质门槛过高,有可能影响企业的积极性,双积分制的推出有望弥补这一不利影响。但在今年新能源汽车的政府补贴将会面临退坡的背景下,积分制又是否会对企业带来生产压力?

对此,辛国斌回答道:“新能源汽车积分办法已经在2017年9月27日正式对外发布,并将于2018年4月1日开始实施。在这个政策研究制定过程中,我们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包括中外资企业都深入参与了这个政策制定过程。


据我们掌握情况,部分企业还面临一定的达标压力。以2016年为例,123家汽车企业中,有42家企业没有达到燃料消耗量标准要求,其中也有产销规模较大的企业,不少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产品规划布局方面,距离2019年和2020年积分比例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也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提醒企业要引起重视,要根据积分办法中平均燃料消耗量标准和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要求,尽早进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布局,反应慢了不仅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将错失发展的良机。


同时,辛国斌认为,各主要汽车生产企业也要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下,加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布局和产品开发,努力提高汽车的节能水平,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据了解,积分办法实施以后,工信部将搭建积分交易平台,让正积分和负积分能够通过市场交易来归零,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合规要求,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健康持续发展。


辛国斌表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部门、各地方精心组织、密切配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产业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明显增强,还存在着行业散、小、乱的现状,产品的安全隐患也还一定程度的存在,创新能力不强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没有彻底扭转、取得突破。他提到,为了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经营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工信部已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这是以工信部39号令的形式对外发布的,其中,适当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门槛,增加了安全监管等方面的要求,就是要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健康持续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体系基本建成

苗圩重点回答了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的问题,他认为,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情况来看,中国目前处在世界的前列,无论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还是从充电设施的建设普及程度来说,中国都处在前列。去年中国产销量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累计保有量达到18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50%以上。


他还强调了当前技术水平明显的提升。“从2017年底达到的水平和2012年相比较,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提高了2倍,价格下降了70%。另外,现在一批领先的企业纯电动汽车主流车型续航里程都可以达到300公里以上,这是国际水平相当


他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从电池、电机到电控系统,整个产业体系已经比较完整,动力电池方面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动力电池的产国


他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积极性在持续的高涨,“包括汽车企业,也包括一些电子信息行业,还包括从事通信和互联网行业企业”。

在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自主产品的市场化方面,在产业链的布局、在测试示范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突破。但在这方面,“我们跟美欧日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在加快追赶”。


从整车企业来看,“我国大部分的主流乘车企业已经在部分量产的车型上前装了L1级驾驶辅助系统,达到美国标准。部分企业计划在2017年底到2018年初,在少数高端车型上前装L2级部分自动驾驶系统,另外在L3、L4处在研发和实验阶段”。


从车辆的关键技术来看,企业在前撞预警、车道线偏离预警、全景泊车辅助方面推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另外,商用车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即AEBS已经装车应用,像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核心的传感器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储备。另外横向和纵向的驾驶辅助决策和控制功能基本实现。

从基础支撑的技术上来看,“我们在LTE-V2X和在5G-V2X等通讯技术领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国际话语权,制定了V2X数据交换交互标准,另外车企和通信企业联合在封闭的区域和小范围内开放的道路上进行了V2X的应用测试,另外基于北斗的高精度定位和地图等技术都已经初具规模,所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体系已经基本构建。这就是我们发展的现状


电池“报废潮”即将来袭

除上述环节外,工信部还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问题上。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用量也是水涨船高。与此同时,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也被提上议程。


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上的使用寿命普遍在5年左右,业内普遍预计,2018年开始,国内首批进入市场的汽车动力电池即将迎来“报废潮”,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将从2018年开始爆发,当年即可达50亿元规模。


2018年1月29日,在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的指导下,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广东省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共同举行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加快部署启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推动在广东省及周边地区构建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按照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循环梯次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等领域开展工作,通过实践探索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有效管理机制,形成技术经济性强、资源环境友好的回收利用模式。目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惠州市建成5个梯次利用基站,加快在基站储能、备能、削峰填谷等工况示范应用。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汕头建成年处理1000吨报废动力电池的再生利用线,并正在珠海高栏港经济区加快建设年处理1万吨报废动力电池的再生利用项目。



信息来源:工信部、EV视窗

责任编辑:钟倩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