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0日,2018年全球电动车领袖峰会,由亚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会、中国汽车纵横网主办,广州寰球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氢燃料电池产业联盟协办、亚太智能网联汽车氢燃料电池分论坛(广州站)在广州琶洲•国际采购中心成功举行。

会议由氢燃料电池产业联盟秘书长陈和平主持,山东赛克赛斯氢能源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黄方;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毛宗强;科泰克公司总工程师张国;上海小蓝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兴祥;雪人股份氢能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功旺;林德集团业务发展总经理王煜武。分别以氢燃料电池行业的技术发展路径应用,中国PE纯水制氢系统及其在燃料电池方面的应用;后石油时代,我国氢燃料电池基础设施;氢燃料电池金属堆批量生产及未来市场趋势分析;发展氢能的三个途径;车载储氢瓶研发;燃料电池供气系统路线及其产业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演讲。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毛宗强

毛宗强教授介绍,燃料电池基础设施的发展,包括为什么要发展氢能?“3E+S的需求,氢能的十大优势等等,从氢气的主要应用部分,2050氢能的贡献、中国氢能政策促进发展、中国氢气供应、氢的主要生产途径、制氢方法多种多样,中国煤制氢产能分布及潜在能力,中国氢气供应中国特色。氢的大规模储存方法,氢气储运、储氢的技术指标,中国氢的储存高压储能,液态有机储氢技术等应用。我国的有机液体储氢发展迅猛,车用储氢的历史回顾、工业氢运输的途径车船、管道、海上运输方法,我国目前管径最大、高压力最高、输量最高的氢气管道投产,天然气管道运输氢,中国加氢站分布,中国共有31座加氢站,已建成12座,在建19座,有300个氢气站在计划阶段。中国加氢站发展预测,三位一体充能站在云浮开建,加氢站审批及管理办法,中国氢燃料电池基础设施特点等等。

林德集团业务发展总经理王煜武

王煜武先生表示,发展氢能的三个途径、液氢和液氢压缩途径、 气态氢和氢气压缩途径、有机液体储氢途径,从氢气生产到加注口的完整技术链,循序渐进发展绿色氢气,今天大约有70%的氢气来自于煤,发展氢能的三个途径结合不同城市的各自特点,加氢站: 从气态氢气压缩到液氢泵压缩的先进的加氢技术、氢气压缩技术的比较,敏感性分析(子站)加氢价格和原料氢气价格是关键,What can you expect from Linde?可以期望林德的是一个能干的业务合作伙伴。

此次论坛以“智能-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按照我国氢燃料电池发展、应用提出问题,“中国刚开始也以研究燃料电池为主,后来反复比较国内产业优势和交通体系特点,提出以锂电先行为特征的‘纯电驱动’战略,才最终与日韩处于同一阵营,并且在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讨论环节

目前中国大力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同时也在支持燃料电池。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表示要“开发氢能、燃料电池等新一代能源技术。”在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加速退坡的情况下,中国保持燃料电池汽车补贴不变。

政策起到了效果,中国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开始逐渐活跃,更多的企业以及资本愿意进入这一领域。

国际咨询机构E4tech的调查显示,截至2017年11月,燃料电池乘用车全球总销量在6000辆左右,不足中国去年纯电动乘用车销量(46.8万台)的零头。

因为氢和燃料电池技术原本应用于航空航天以及军事等对价格不敏感的领域,技术本身相对成熟,但拓展到民用领域,如何完善产业链、大规模降成本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