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日-2日,第十四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改革开放40年 产业开启新征程”,共有来自政府、行业、企业、媒体等1000余位国内外嘉宾参与了会议,共同为汽车产业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出谋划策,为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以下内容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 徐长明在2018泰达论坛上的现场发言整理。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 徐长明
1
受经济影响,汽车保有量达到峰值的时间点会后延
1、宏观经济对千人汽车保有量具有决定性因素:只要人均GDP停住,千人保有量就停住了。如巴西20多年人均GDP基本没增长,对汽车市场影响非常大。
2、国内今年车市受各省经济影响表现为“南高北低”:南方的江苏和安徽低于全国平均数,北方的天津、陕西、河南高于平均水平,宁夏、内蒙、甘肃、青海等都是负增长,对照每个省的人均GDP,可以看到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大的。
3、未来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比预想要严峻:主要原因就是中美贸易摩擦,当时没想到有这么大的变化,今年现在已经500亿的商品在征税了,另外2000亿商品也要征,这对经济影响比较大。
4、汽车保有量达到峰值的时间点会后延:原来认为我国汽车保有量十年之后达到峰值,现在来看受经济的影响也许会往后延一点,如果峰值往后延,意味着每年的增长率往下走。
2
产业竞争格局加速分化的影响因素
1、需求减速+消费升级,处于低端的品牌会受影响。
2、消费者年轻化+新四化,00后、90后进入买车阶层,他们的需求与上一辈不一样,现在又叠加了一个“新四化”,年轻人更容易接受这个概念。
3、优势自主品牌开始显现,会加大自主品牌内部分化,同时也会驱动合资品牌。
4、造车新势力集体入局。
3
未来什么样的企业能胜出?
徐长明认为,具备以下特征的企业将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
1、传统车企VS造车新势力
传统车企:快速、深度拥抱新变化,包括新四化和新零售。
新势力车企:有耐心,尊重制造的基本规律,如果采用互联网迭代思维做企业,十个有九个会失败。
2、合资VS自主
合资车企:主动学习自主品牌有领先优势的领域,特别是性价比驱动的合资品牌。像外观、内饰、配置、智能化、车联网都要有,这是外资公司需要学习的。
自主车企:现阶段是错位竞争,竞争强度较低时主要依靠SUV产品错位竞争,价格相同的情况下错位竞争,自主品牌内部阵营错位竞争。未来决定竞争力梯度的是轿车,下一步应该说自主品牌内部的竞争力,决定轿车的强度。
4
混合交通问题将会制约我国自动驾驶发展
1、全球自动驾驶车辆发展预测:据国际机构预测,L4级的车到2025年中国、美国加欧洲达到600万辆,到2030年L4级达到2800万辆,L5级达到1200万辆,合起来4000万辆。
2、整个产业链都已经积极行动起来:现在博世和大陆等一级供应商正在调整产品,下一步发展自动驾驶,硬件加软件放在一起。汽车厂家像大众2021年推出L4和L5级的车,总的来看大的汽车公司都走的比较早,特别是豪华品牌2025年L4、L5级车上路都没有问题。
3、我国自动驾驶车需求潜力虽大,但混合交通问题会制约其发展:徐长明判断,L3以下发展比较快,L4、L5发展比较慢,一个原因是我们国家的混合交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