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  徐长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也很愿意来这里参加论坛。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付于武理事长是我的老领导,付理事长召集我们肯定要来。第二,各位都是全球汽车精英,来这个会可以结识很多朋友,也可以了解世界最新技术的动向。我再次表态,每年这个会都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关汽车行业的形势和看法。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如何看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汽车产业的形势与发展。今年宏观经济总体是平稳的,GDP增长率前三季度是6.7%,去年是6.9%,前年是6.7%,总的来看变化不大。从季度来讲略有下降,一季度6.8%,二季度6.7%,三季度6.5%,总体而言,宏观经济变化不大。但是今年的车市变化非常大,1-9月份按照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乘用车增长2.2%,按照保险数据1-9月份同比增长0.3%,所以按照保险数据来看,今年乘用车负增长估计已成定局。

      我们逐月来看,1、2月份正常,3-5月份是零增长,从6月份开始进入负增长,9月份同比下降15%。批发数据比这个略微好看一点,6-8月份是零增长,但是9月份批发数据也不行了,同比下降10.8%,这两天10月份数据就会发布,估计也不会很乐观。那么宏观经济平稳发展,汽车市场这么大幅度下降,到底原因在什么地方?

      从98年汽车在北京批量进入家庭,到今天整整20年,汽车市场出现明显下降的年份大概有三次,一次是2004年,这是由宏观调控带来的,但是只有6、7个月的下降,马上恢复了。第二次是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危机带来我们的下降,12月份开始出现4万亿的刺激政策,之后迅速好转。第三次是2015年,那一次是二季度零增长,三季度负增长2%左右。那几次都是4-6个月的时间,但是今年不一样,我们看保险的数字是3-9月份。这一次有多长时间呢?这次应该说和前几次都不一样,因为原因不同。

      为什么会出现宏观经济平稳而车市出现大幅度下降?我觉得都是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导致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结构变化一:一二三线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的对比发生了变化。我们看到三线城市在过去7、8年的时间里是增长速度最快的,次快的是二线城市,增长速度最慢的是一线城市,因为他们的千人保有量已经很高了。但是今年的变化导致三线城市增长速度迅速下降,因为三线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明显。在2016年之前,都是三线城市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二线城市,再次是一线城市,而去年为止,三线城市下降到最低,二线没有动,一线则比较坚挺。所以今年的车市我们可以看到只有一线城市速度是维持正的,二三线出现明显下降。这是经济原因,导致购买力受到影响。

      另外一个是房价,三线城市的房价上涨最快。在北京这样的城市房价涨一点车市没有太大影响,因为一套房动辄500万、1000万,而三线城市房价基本上是50-100万,如果说他把钱拿去买房就会影响到买车。所以三线城市不仅收入受影响,购买力因为房价因素又受影响,这两个双重影响之下导致三线需求增速是-2%,二线是-4%,一线是5%。这导致高成长的市场速度下降。

      结构变化之二:南北方省份经济发展速度的对比关系发生了变化。今年车市有一个特点,南方省份比较好,北方的省份比较差。图中淡蓝色的曲线是2018年1-9月份的各省GDP增长率,上面的线是2016-2017年的年均增长率。我们看到大家都在下降,但是南方省份下降不是很明显,但是北方省份下降趋势则非常明显。

      再看投资增长率,南方省份的投资增长率变化不大,但是北方的省份则下降明显。之前甘肃省出了一个环评的事件,导致甘肃所有已经上马的项目都停下来做环评,因为以前做项目是一边做环评一边做投资,而现在新项目必须要过环评才可以,导致他们的经济受影响比较大。新疆、内蒙、宁夏、天津、北京、甘肃投资增长和去年相比差距非常大。而北方投资占GDP比重很大,这也导致今年的车市情况北方省份大部分都是负增长,像吉林同比下降18.5%,宁夏下降16%,内蒙下降15.8%,甘肃下降14.3%。其实从分省情况来看,车市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是复合规律的。

      结构变化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对比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我们看工业增加值的情况,国有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从2016年开始上行,向上走这个最大的原因是去产能,技术不达标、环保不达标的都要清理,很多不达标的企业都是小微企业,而他们的产能都转移到大钢厂,这些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小煤矿不符合要求的也关了,这些小煤矿大部分都是私有企业,而他们的产能都转到了大煤矿,而这些大煤矿大部分都是国营企业。所以我们看到从工业增加值的角度来看转向是比较明显的。

      分行业来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增长400%,利润增长非常快,所以他们的效益非常好,我们的加油价格一直在上升,95号汽油前几天涨到8.5元了,这两天好像下降了点了,但是涨的还是比较快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加工业增长71%,采矿业增长5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4.9%,但是我们看下面了就不行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负增长17.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负16%,这些行业大部分民营企业比较多。这也导致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效益发生很大变化,国有企业的利润一直很高,但是民营企业到9月份已经下降的非常厉害了。而中小企业有“56789”的典型特征,税收占50%以上,GDP贡献60%,技术创新贡献7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贡献80%以上,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90%以上。

      我们看一下新车购买者中人群比例,现在就业的80%在民营企业,买车的人70%以上在民营企业,这一块受到影响之后,那就一定会影响到买车。

      这三个结构性变化说了之后大家就明白为什么宏观经济是平稳的,但是车市下降的这么厉害。从车的结构性来看,以价格为例,9月份8万以下的车以前影响不大,但是现在影响非常大,7月份下降19.6%,8月份下降19.9%,9月份下降30%。20万以上的车这个月只下降4.8%,说明价位越低的车下降幅度越大。大部分的民营企业是属于比较低的行业,他们的收入比较低,他们买车大部分是低价的车,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是如此。下一步我们的高端车、豪华车也没办法了。一会儿我们来看原因。豪华车9月份同比增速降至1.9%,10月份可能下降的更厉害,因为这些高价位的车都是民营企业家和企业的高管在买,这种趋势继续下去,这种影响很大,再往后发展,也很难挡得住。

      经济结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我们现在国内环境面临两个,一个是金融防风险去杠杆,一去杠杆民营企业受影响比较大,越是形势紧张,越是资金紧张,银行越把钱贷给国营企业。前两天领导讲话了,这样是不对的,但是大家在实际操作当中,贷给民营企业容易出风险。前两天又出了一个文,给一汽1万亿的授信,国营企业不缺钱,而抽贷主要是发生在民企。另外在金融去杠杆当中还有一个是地方政府去杠杆,地方政府搞建设主要是两个来源,一个是卖地的钱,一个是贷款。像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地方的投资公司,那个投资公司来借钱政府给一些担保,今年一去杠杆,他们就受到影响。今年基础建设投资下来已经降到3.3%了。北方城市靠投资拉动的地方比较多,这一去杠杆就把北方投资拉下来了,三线城市也是一样。

      另外,今年面临一个共同环境就是环保攻坚战,就是要以环保是否达标来衡量你这个企业,大部分的国营企业、外资企业环保标准是比较高的,而中小企业则普遍偏低。实际上并不是说有意识要治理中小企业,只不过这些政策对这些企业产生了大影响,而买车的人主要在中小企业工作,所以对汽车市场产生了影响。

      下一步再发展,我们仅仅看宏观经济好还不行,还要看民营经济的结构性因素。从大的情况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从财产性所得来看,股市从3481点跌到2602点,还有很多投资品的收入,很多的P2P爆雷。今年劳务所得和财产性所得都有影响。

      下一步趋势来看未来,今年的出口影响了4个百分点。从月上来看虽然说有中美贸易摩擦,趋势还是向上走,9月份出口增长17%。现在很多企业都是在抢出口,担心明年美国把2000亿加征关税25%。但是他们说效益受影响,就是为了出口必须要把价格降一降,才可以抵消美国10%的关税。如果说真的出口发生影响,要在下一年度。当然我们现在还在谈,也可能有良好的结果。

      下降最快的,年初的时候固定资产投资在20%,现在是3.3%。这就是防风险、去杠杆,地方政府的钱没有来源了,带来的影响就是基建投资。下一步要扭转这根曲线,通过国家加大投资,把他扭转上去。现在企业家的信心受到一些影响,这是渣打银行做的,最高的时候是59.1,最低的时候只有54.0,这个下降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而企业家信心则会影响到他的投资和发展。消费是最好的指标,但是也是略微有所下降,消费零售额是略微上行。

      我们研究产业的,我们说经济变化可能影响车市,但是研究宏观经济的说,汽车指标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这个也对,因为汽车产业太大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行业,确实是交织在一起,汽车行业不行一定会影响到宏观经济,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汽车。但是我觉得看未来的市场不能只看线性趋势,现在中央已经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总书记已经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民营和公有制都是毫不动摇的支持和发展,总理也提出要完善落实很多的,消除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最近总书记在31号开的政治局会议,11月1日上午,总书记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研究探讨民营经济遇到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已经在做了,大家要树立信心,现在已经看到问题,已经了解到了,这就是非常好的扭转趋势。发改委也专门召开发布会,要投资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我们的短板主要是在机场、高铁、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地铁、轻轨等等,这都是我们的短板。这些都是基础设施投资的指标里,把它加上去就可以扭转。2009年就是靠这个把经济拉起来的,大家对未来的经济发展也不用那么悲观。

      但是如果作为企业家来讲,你们和你们的老总汇报,说明年乘用车最好按零增长来排产,这样的话可能会比较主动一些。当然从长期来说我还是非常乐观的,按照国际平均水平千人600辆来算,我们14.5亿那就是8.7亿辆的需求。现在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千人600辆,但是我们的人往大城市集中的比较多,达到600辆比较难,我们按照千人410辆计算,乘14.5亿人那就是6亿辆。像宁波是全国最高的,千人302辆,长沙也是。我们看到长沙、苏州、西安的千人保有量都在迅速提高。按照这个趋势,3年之后,这些城市都可以达到400辆,而6亿辆意味着4000万辆/年,只是说未来的速度可能会下降,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会恢复增长,只是说没有以前那么快的速度,是缓慢、渐进的达到4000万辆的水平。

      总结来讲,长期来看,你们对中国汽车工业依然要抱有信心,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2018第五届全球华人汽车精英联合年会暨“中国拥抱世界”汽车产业创新论坛, 根据现场速录整理而成,如有错漏,敬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