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8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认购景嘉微芯片产业化项目募资总额13亿的90%的消息再次引爆半导体行业圈。景嘉微此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高性能图形处理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面向消费电子领域的通用类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芯片设计办公大楼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景嘉微自主研发的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GPU JM5400芯片,打破了外国芯片在我国高性能GPU领域的垄断,并率先实现军用GPU国产化。本次募投项目建成投产后,一方面有利于弥补我国在高性能GPU芯片自主研发方面的短板,突破芯片技术封锁;另一方面,有助于公司实现成为图形处理芯片“国产化”应用领军企业的发展目标。
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国产替代大战略将分成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在 IC 制造、IC 封装测试方面将实现率先突破,第二步是在 IC 设计、 设备和材料这 3 个 方向上实现全方位突破,提升我国半导体行业整体制造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14 年 9 月 26 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ICF)成功注册。股东除财政、社保、地方政府资金外,还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电子、中国电科等电子信息公司,以及华芯投资、武岳峰等专注半导体产业的投资机构。大基金唯一管理人为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托管银行为国家开发银行,基金投资总期限至 2030 年。
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募集与投资共分为两期:
第一期重点关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其中28nm晶圆代工和存储是关键。共募集 1387.2 亿元,相比计划安排超募 15.6%。
在一期目前的投资中,晶圆制造的投资额占 65%,设计占 17%,封测占 10%,装备材料占 8%。大基金从两个方面切入晶圆制造:一是存储器,二是晶圆代工。 大基金目前一期的投资已经取得了成效,预计 2017 年中国集成电路晶圆制造业销售额为 1390 亿元,2018年销售额预计将进一步攀升至 1767 亿元。含外资及存储器在内,目前中国大陆 12 英寸晶圆厂共有 22 座,其中在建 11 座,规划中 1 座;8 英寸晶圆厂 18 座,其中在建 5 座。
第二期重点关注集成电路的设计领域,市场预计二期规模有望达到2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直接出资200-300亿元,国开金融公司出资300亿元左右,中国烟草总公司出资200亿元左右,中国移动公司等央企出资200亿元左右,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出资200亿元,国家层面出资不低于1200亿元。。
大基金二期重点在设计、聚焦新兴应用,有望实现高科技含量芯片的国产替代。二期将会适当加大对于设计业的投资,围绕智能汽车、智能电网、人工智能、物联网、5G 等国家战略和新兴行业领域进行投资规划。 “创新”是大基金带领半导体行业寻求的核心价值,有了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我国半导体产业才能创造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能够真正实现国产替代的集成电路产品。
回顾半导体产业的全球格局变化,一次由美国转移到日本,一次由美日转移到韩台,这两次转移均与新兴终端市场的兴起有关。目前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下游新兴产品正在为下一次半导体产业全球迁移准备了土壤,中国大陆有望把握这新一轮半导体产业转移大陆的契机,但前提是能够进行带动行业洗牌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