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1日-2日,第十四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改革开放40年产业开启新征程”,共有来自政府、行业、企业、媒体等1000余位国内外嘉宾参与了会议,共同为汽车产业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出谋划策,为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以下内容根据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副处长 汪涛2018泰达论坛上的现场发言整理。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副处长 汪涛


近半年来是汽车行业环保部门产业政策的密集发布期,从国务院下发的加强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打赢污染治理攻坚战的意见,到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三年行动计划,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即将出台新的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的行动计划,这三个文件构成了对机动车管理的最核心的管理政策要求。


新能源车企是否真正绿色环保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环保部门都在开展散乱污的清理,清废行动的高压态势持续不断,发现很多企业存在严重问题,这里不乏新能源汽车企业,还有就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产品服务的有色冶炼企业、电池加工企业、钢铁企业、化工企业、电子零配件企业相当多。


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是不是绿色的、是不是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是不是真正合规、是不是具备准入条件,符合环境法的要求?在生产的过程中,是不是能够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是不是真正能够完成每年节能减排目标和任务,企业自身是否绿色,值得每一家企业深入考虑。


新能源货车将迎来良好发展期

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当中非常明确,到2020年京津冀等重点区要淘汰国三以下的中重型柴油车100万辆,随着过去几年的发展,国内主要推动了乘用车的发展,从现在往后两到三年是新能源载货车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窗口期。另外,我们在持续推动油品升级,对于传统燃油车,油品升级是最根本的条件,如果油不好,排放状况不可能好。在推动了汽油的无铅化以后,进一步推动清洁化,全国已经普遍实施国五汽柴油标准,要想车的标准升级先得升级油品。


在国外发展过程当中都是油品先行,2017101日京津冀区域26个城市已经实现国六汽柴油的供应,但国六的车辆标准还没有实施,从今年到201911日,全国都要供应国六标准的汽柴油,要实现三油并轨,所以油品升级、油品清洁化都会为节能减排、车辆升级打下非常良好的基础。


下一步如何推进机动车环保工作?

下一步我们要从几个方面开展工作,总体思路如下:


核心是改善环境质量,关键是要推动大面上的改革,主要推动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大宗产品、长距离运输,一定要大力推进公路转铁路,工作重点永远是高排放的车辆。统筹好车、路、油,加强区域之间协调联动,大力推动环保信息公开工作,推动标准的升级,利用大数据的支撑实施严格的监管。


大数据对于机动车管理促进作用非常之强,例如,机动车实现三级联网以后,所有数据都由我们统一汇总,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太有价值了,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判定哪个企业生产车辆超标率最高,哪个品牌超标率最高,进而可以分析到这个车辆用哪家的发动机,用哪家的后处理等,这些一旦有交集,就为执法监管树立了方向,大数据对以后监管提供了支持帮助。


我们还要继续完善现有的大气法的要求和配套管理政策的出台,要深化全面的信息公开,强化事中的监管,事后的环保召回,今年年底之前我们争取和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大气法提出的建立汽车环保召回制度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


打赢蓝天保卫战就要打好柴油货车治理攻坚战,三年时间基本消除柴油货车冒黑烟的现象,同时对于汽车生产企业也要加大监管的力度,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我们对两家企业下了罚单,这不是第一单,也绝不是最后一单,而且今后的处罚力度也会严格按照大气法的要求,是车辆货值的一到三倍。


另外,还要继续实施推动柴油货车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包括清洁柴油车行动、清洁柴油机行动等。未来的三年会围绕着蓝天保卫战的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柴油货车行动计划开展机动车监管工作。尤其是除了排放以外,对于行业和汽车生产企业的监管,生态环境部门也会继续加大力度,确保每一个产业,每一个产业链,每一个生产企业都能够做到环保合规。